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社区是重要“战场”之一。“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1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近来,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外地返程人员不断增多,这给流入地城市疫情的社区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如何做好当前社区防控工作?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越良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会长、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和澳门赌场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作出回应。
阻断疫情不阻断温情
记者:有的居民不懂医学观察,如何做好居家隔离和观察?居家观察时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怎样与医疗机构联系?
杜雪平:自身身体的医学观察一般要求每天监测体温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室内通风两次,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出现相关症状,比如发烧、咳嗽、乏力、腹泻,可以找基层医疗机构。如果有签约的家庭医生,就找自己的签约医生,由家庭医生团队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和评估。比如,有一个小区来了一对从武汉回来的老龄夫妇,住在儿子家,居委会和社区对他们进行注册登记,要求观察14天。结果老大爷恰好第14天发烧,按规定应该找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或家庭医生评估健康情况,然后通过绿色通道送到上级发热门诊。但是老大爷不愿意离开家,于是社区干部和家庭医生做工作,把他顺利转诊,他老伴儿则继续观察。居家观察是由居委会和社区干部负责,也包括对居家观察人员的生活保障的照料。我们隔绝疫情不是隔绝亲情,暂时的隔离为的是永久的团聚。
记者: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一些地方实施了小区封闭管理,甚至限制居民出入小区的次数。这种措施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
陈越良:这个措施要因地制宜。社区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在社区防控工作中结合本地区实际作出了许多探索,小区、村庄封闭管理是部分地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探索。是否继续采取这种措施,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来决定。我要强调的是,在实行封闭管理的同时,要把居民的需求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既要保障社区防控到位,又要保障居民生产生活持续、有序运转,不因封闭管理而阻断社区浓浓的温情。
封闭管理对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目前,一些地方采取的措施值得借鉴。比如,在严格做好防护和体温测量的情况下,尽量允许每户家庭派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针对特殊群体、困难家庭和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帮扶关怀,帮助购买各类生活必需品,并送到家门口;对接一些大型连锁企业和社区周边超市、便利店等,在社区内部设立生活物资销售点;在社区设定快递、外卖配送区域,由快递员将居民购买的生活用品送至指定区域,并由收件人无接触领取。
讲科学避免交叉感染
记者:随着返程复工高峰的到来,社区防控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支持社区工作者进一步做好社区防控工作?
陈越良:目前,多数地方都针对返程高峰制定或更新了社区防控措施,普遍要求返程人员在返回居住地后,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登记并测量体温,认真填写联系方式、出发地和途经地、交通工具及航班班次,近期是否有重点地区旅行史或与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等信息。对于从重点地区返程的人员要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一些地方还明确对故意隐瞒信息和拒绝接受体温测量、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的人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返程人员也应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严格遵守本社区为应对疫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听从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诊,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我们在媒体上了解到,有的社区居民成为志愿者,帮助社区工作者一起做好社区防控工作;有的看到社区工作者口罩紧缺,主动拿出自家口罩送到社区……这些都是对社区工作者的支持。
记者:一些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进行体温排查,有的对多位居民使用同一个体温计,这种方式是否会造成交叉感染?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做好防护?
陈越良:社区防控必须讲科学。据我们了解,各地已意识到上门体温排查共用笔和体温计可能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现在许多地方通过打电话,依托微信群、QQ群、智慧社区客户端等社区信息平台,与社区居民沟通体温测量情况。一些社区不再使用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登记方式,而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实时录入汇总,最大限度避免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每一名社区居民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自觉接受不近距离接触的排查方式,如实反馈个人的健康状况,让社区工作者能够准确了解并报告社区疫情情况,以便当地党委政府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精准的社区防控措施。
杜雪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家庭医生,与当地居委会、民警、居民共同协作,对从疫区来的落地人员、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高风险人员、密切接触人员、旅游后返回人员、外地探亲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如果出现电话无法沟通,无法解决的问题,家庭医生团队可以酌情上门服务。但是,医务人员要注意个人的防护,上门防护措施我们要求的是标准的三级防护。
记者:身处防控一线,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怎么办?
陈雪峰:有些社区工作者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生气、着急,遭受不理解时容易委屈,还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睡眠都受到了影响,这些都是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如果很难受,要暂时停下来,找一个稍微安静点的地方做深呼吸,缓解和调节一下。如果工作压力很大,心理和身体很不舒服,要及时与同事和上级沟通,必要时可以停止工作或者是轮换工作。如果自己调整不好,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帮助。